
不是所有的疑问都需要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。
我喜欢大理
只因它的“不问”
很多人问我?
为什么喜欢旅行。
因为旅行是一场自愈的过程。
身体在领略风光,心灵在逐渐重生。
为什么喜欢大理
因为它的民谣
因为它的不问
因为它的浪漫
因为它的柔情
大理旅行总有看不完的风景,诉不完的旅途。
因为时间的关系,我在大理并没有打卡太多景点。
和朋友可以算匆匆慢慢的来,又匆匆忙忙的离开以至于连仓山都没有上去。
但大理给我的感触却很深刻。
当天晚上,我们乘着雨停,去浏览了大理古城。区别于其他的古城的的商业化浓厚,大理古城可以说已经算是知名古城里商业化较弱的一个。
这是古城给我的第一个体验,长街小巷,一路上熙熙攘攘,因为路痴,我和朋友时常偏离古城中心,来到边缘,在古城与大理城市的边缘徘徊,这种感觉十分的有意思,一面是古城的热闹喧嚣,一面又是现代城市生活的烟火气息。
一面是各个不同城市口音的语言,一边又是古朴的语调。
一边衣着鲜艳,一边衣着平常。
一面是理想,一面是生活。
大理古城内有一些小巷子,巷子很长,很多的店铺还在装修未开,游客相对较少,靠着零星的光,与陌生人擦肩,时不时高歌几句民谣
他们唱陈鸿宇《理想三旬》
“青春又醉倒在,籍籍无名的怀,靠嬉笑来虚度 聚散得慷慨。 ”
与其说是歌声,不如说一种呐喊
但没有人阻止,我们匆匆一见,又匆匆离开,只有四面八方的歌声融合在一起,逐渐消散在大理的夜空。
他们唱马頔的《傲寒》
“傲寒我们结婚我们结婚,在稻城冰雪融化的早晨,傲寒我们结婚我们结婚,在布满星辰斑斓的黄昏。”
只是几句,却饱含着无限的遗憾。
乘着夜色,我和朋友也喊了几句,直到在最后回民宿时的路上,靠着路灯,还喊了几句陈奕迅的《十年》,刘若英的《后来》
这是大理的夜
大理的歌声
和歌声下五湖四海的人
第二天的行程,是骑电动车环洱海,可以途经喜洲。
由于没有做好攻略,我们骑车路线全都是靠手机导航。(出于习惯或者经费也可以考虑租车,速度相对较快。)
骑车虽然时间较长,但是行动自由而且在路上,我们遇到单独来大理旅行的一个小姐姐,三个人一起约着骑行,来到城边时,由于不太清楚路路线,在问路中,又认识了几个一同骑行的小姐姐。
蓝天白云,远处的青山连绵,偶尔道路的两边是田野,金灿灿的和山峦,天空相互辉映。
像极了动漫的场景,沿途还有少部分的专门拍照打卡的景点。
热风从耳边呼啸而过,那一瞬间真的感受到了旅行的意义。
来到陌生的地方
放飞束缚着的自己。
有那么一瞬间面对这样美丽震撼的景色还有点感动。(但是要记得防晒,还有戴帽子,不然可能就要晒一路啦!)
到了中午的时候,我们进入喜洲,顺便吃了大理的饵丝(路边价格也不算太贵,味道也还不错)喜洲最出名的喜洲粑粑也可以尝一尝。
这可能是喜洲一个很出名的打卡地点,我和朋友们算是误打误撞找到的。
一大片金灿灿的稻田,两侧还有居民的房屋。
无论男女,几乎都要打卡拍照一番。因为实在是太漂亮了。
简直就是现实世界的动漫,天空是清澈纯净的蓝色,稻田金黄在阳光下,随风浅浅晃动着,我们迎着微风在田埂间奔跑。心情都随着视线一起变得开阔起来。(拍照打卡不要钱哦,还不拍拍拍
起来)
骑电动车的话,可以找停车场停车,停车费尚可,如果忘记路或者太远,可以坐里面的的接游客的小花车,大多数是当地人,认路比较方便。
接下来又是一路骑行,沿途的风景很好,时不时就会看到有不少人停车下来拍照的,虽然不是最好的观景地点,但是也很好看,在路边 树叶摇曳,洱海的水面波光粼粼,浪轻轻的翻动着,倒映的树叶也晃来晃去。
到了洱海以后,停好车,我们去了洱海边的天空之境拍照打卡(收费的,但是不算太贵)
由于那时候天已经快黑了,所以拍照完又简单的吃了一些奶茶零食之后,我们就回程了。
那天晚上我们吃了这边的特色。
野生菌的火锅味道真的十分鲜美,区别于普通的菌子,汤的味道更加浓郁,配上几个辅菜一起,简直是吃货的享受。
而且,在疲惫了一天之后喝上一口热汤,简直时是提神醒脑了,驱散一天的疲惫。
旅途中,我们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,被大理包容,他不问你的来处,不问你的归途,
不问你的经历不问你对未来的期许。
只准你当下快乐。
关于大理
能说的太多
想说的太少
华丽的词藻也许可以描绘它的自然风光,就像胭脂修饰着女子的面貌。但修饰不了初遇时所带来的怦然心动。
暂时还没有评论哦~